孙教授虽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,但她那种干练、爽快总会带给人一种朝气和青春的活力,让人不自觉地受到她的感染,跟她一起年轻起来。她把这种活力带到了课堂上,于是她的课堂便充满了生机,充满了热情。正是她丰厚的知识、富有魅力的课堂语言、雷厉风行的作风、多变的授课方式使她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爱。1993年,在全校第一次组织学生考评老师时她获得90分以上的高分,而在全校几百名教师中,获此高分的仅有4人。之后,在学校对教师的考评中,她因多次荣获优质授课奖而受人瞩目。
在“代沟”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的今天,不乏有一些教师认为与学生不好沟通,但是孙教授却跟她的学生有着和谐融洽的关系。她历任多届班主任,经她带出的班级大多数曾获得过先进班集体、文明班级等荣誉称号。这其中,孙教授所付出的心血和汉水又有几人能知晓?正是她对学生无私的关爱,周到的关怀,耐心的教诲,才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回报。她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感染着学生,她以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学生的心。由于她突出的业绩,1994年获得山东省农业系统优秀教师称号,并多次荣获学校先进工作者、优秀教师、模范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。
自1983年以来,孙教授一直担任作物遗传育种教研室主任,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,搞好科研活动,满足学生实习实训要求,她一心扑在实验室和教学基地的建设上,她主持了实验室和试验基地的建设工作,制作了大量的图片和标本,为学生实践技能的锻炼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现场。在首次全省中等农校教学工作评估中,教研室管理、试验基地管理、实验室管理及育种教研室和孙教授本人的教案,都名列前茅,受到了评估专家的好评,得到了学校的奖励。当年,作物遗传育种教研室被评为规范化管理教研室,实验室被评为规范化管理实验室。
课堂教学和科研攻关如同孙教授的双翼。多年来,她在致力于教学改革,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教学的同时,一刻也没有停止科学研究的步伐。《建立高职种植专业合理的课程体系》、《“双师型”教师浅论》、《农业生物技术教学策略探讨》、《农业中专种植专业整体教改方案》、《玉米种胚期杂种优势及其应用的研究》、《关于改革作物遗传与育种学教学实习的做法和体会》等一篇又一篇科研论文见诸报端。《农业生物技术》、《中国玉米栽培学》、《作物种子生产与管理》等十余本教材纷纷出版。岁月没有在她脸上刻下沧桑,留下的是丰收的喜悦。
年过半百的孙教授仍一如既往地为社会奉献着她的智慧和热量,她参加了潍坊市十大开发项目之一的种子开发工程领导小组、潍坊市小麦专家顾问团等社会工作,多次承担潍坊市科研开发项目的验收和鉴定工作,继续为潍坊市农业生产奉献着她的光和热。(本文刊登于《亚盈(中国)官方网站报》2005年第1期7版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