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首页  专题首页  耕耘之路  校友风采  莘莘学子 

蚕业专业的带头人

——记董廷宣教授

 

儒雅的气质,谦逊的为人,踏实的作风,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,锐意创新的精神,这一切优秀品质汇聚到了一个人的身上,使他及他所带领的团队多年来创造了骄人的成绩。他,就是我院动物科学系主任、党支部书记董廷宣教授。

初识董教授是在1989年,那是他从日本国山口农科院、农业大学留学归来以后,在一次全校教职工会议上,他向教师们汇报留学情况,他那生动形象的讲解及渊博的学识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。   

之后,虽然跟董教授没有太多的接触,但关于他的消息还是源源不断地从各种渠道传来,1990年、1992年,他先后被授予山东省农业系统优秀教师、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;1996年,潍坊市政府授予他跨世纪学术、技术带头人称号;1998年,荣获山东省蚕业系统优秀科技会员称号;2002年,他又被授予潍坊市富民兴潍劳动奖章……   

多年来,他一直锐意创新,针对新的形式和任务,积极开展教改工作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努力,他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“三、三、三”教学体系。所谓“三、三、三”教学体系,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桑树培育、桑蚕饲养、蚕桑病虫防治、蚕茧收烘等主要内容的专业课融为一体,在三年教学过程中分三个阶段进行三次穿插,完成教学、实习为一体的三个大循环。整个过程分为校本部理论学习、校内基地顶岗实践、校外基地实践检测三个阶段。在第一阶段分三次穿插三周的专业实践劳动,第二、三阶段完成三个周期的生产实践。这种教学模式特别注重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,蚕桑专业的毕业生离开校门就能顶岗工作,学生供不应求,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。他所撰写的论文《蚕业学科实施三、三、三教学体系的实践》也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。   

俗话说,天道酬勤。繁忙的教学、教改之余,董教授潜心研究,刻苦钻研,积极探索,著书立说,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他先后主、参编近11部约60余万字的专著;在国家级、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科技文章130余篇,约40万字;在国家级、省级学术刊物上翻译发表国外农业科技论文资料30多篇,约10万余字,并分别被潍坊市译协评为优秀译著二、三等奖。他主持的科研课题共获得17项科研、教研成果和优秀学术论文奖励,其中《桑蟥越冬卵及世代研究》获山东省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;《桑蟥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》获潍坊市科技进步三等奖;《药剂防治虎天牛研究》获山东省蚕学会优秀科技学术论文一等奖;《应用性信息素诱捕桑蟥效果的研究》获潍坊市优秀科技学术论文成果一等奖;《应用大量诱捕法防治桑蟥的研究》获山东省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。他的《搞好校内外办学,发挥多层次教学效益》的教改经验曾在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上进行了典型介绍,《抓根本,重实践,培养合格人才》被作为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3次工作会议的典型经验交流,《优化实践教学,提高办学效益》等专业教学改革经验总结,为农业职教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。   

近年来,董教授又带领他的集体在科技攻关上动起了脑筋,他们先后研制生产出了蚕丝被、桑叶茶、袋装鲜蚕蛾、蚕蛾公酒、蚕蛹罐头等产品,大大拓宽了专业的发展方向。由于专业办学及科技成果业绩突出,他所带领的蚕桑专业及动物科学系党支部分别于1994年、2000年、2004年被潍坊市农工委、潍坊市直机关委员会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。   

蚕业专业是我国长江以北建立的最早的专业。几十年来为社会培养了3000多名毕业生,成为山东省丝绸行业的科技中坚力量,堪称为“山东蚕业技术人员的摇篮”。我们相信在董教授和他的团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,老牌的蚕桑专业定会再创新的辉煌。(本文刊登于《亚盈(中国)官方网站报》2004年第5期3版)   

上一条:执着的追求

关闭

推荐阅读

· 青春在奉献中闪光——记潍坊市十大杰出青年娄建玮
· 续写的辉煌——记我院参加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获奖教师
版权所有2011©亚盈(中国)官方网站 鲁ICP备 05019673 号 校址: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243号 邮编:261041